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完成了26个集团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新组建并验收了国家管网集团,中星网络等9家中央企业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在中宣部举办的中国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断推进战略重组和专业整合
回顾过去十年国企改革的成就,规模上的绝对增长,质量上体现的发展质量,都生动地展现了国企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对于这十年的改革发展,翁总结为: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益提升最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十年
全面改革
积极的结果出现了。
过去十年,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突破据翁明杰介绍,十年来,SASAC深入实施国企改革1+N文件制度,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努力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全面关闭公司,剥离企业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破除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一大批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资料显示,2013年以来,国企改制重组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央企和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分别超过70%和54%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混改企业基本实现了经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灵活开展中长期激励,数百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200家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
例如,SASAC深入开展瘦身健体,加快处置不具备优势的非主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压缩减少总户数法人户数38.3%,管理层级全部压缩至5级以下全面终结剥离企业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资系统监管的2万多个公共服务机构和1500万职工家属区基本分离移交,2000多万退休人员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社企融合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央企业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命脉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优化布局结构的实际效果将明显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根据消息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已完成26组47家中央企业重组,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新组建并接受了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中央企业央企数量从十年前的117家调整到97家
未来,SASAC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继续深化战略重组和专业整合翁说,从总体上看,过去十年国有企业改革在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系,促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有企业的发展
规模和质量
纵观过去十年几家国企的发展成就,从微观上看,行业龙头企业都是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的从宏观上看,国企和央企也从过去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支柱作用翁明杰表示,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来看,国有企业有效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提升了高质量发展的质量
他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企业总资产已达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年至2021年,全国国资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此外,最近几年来,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建设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他们还承担了全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的80%左右,提前并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2021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2年下降33%左右
再者,从经济开放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目前,中央企业境外机构和项目超过8000个,总资产近8万亿元,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更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翁明杰透露,过去十年,中央企业在R&D建设了700多个国家级R&D平台和7个创新联合体,总投资6.2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他们造就了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成果此外,在增加社会贡献和改善民生方面,中央企业累计缴纳税费18.2万亿元,国有资本收益1.3万亿元,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1.2万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1000亿元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1.2万个扶贫点全部脱贫
翁表示,下一步,SASAC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效益,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