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中华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基于风味研究的酱肉与酱酒搭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与北京天福号交流座谈会”,上陽臺作为“赤水两岸酱香酒”代表亮相,与在场嘉宾进行了关于“传统餐酒搭配”的深入探讨。
此次座谈会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和天福号共同发起,北京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张迁、北京市商务局流通发展处刘阳、北京老字号协会常务副会长孙月婷等嘉宾参与会议。
“餐酒搭配”是自古以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天福号总经理刘刚表示,最开始的天福号坐落于北京西单,西单距离文墨沁香的琉璃厂不算太远,文武百官在下朝后,以及京城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先去琉璃厂逛一逛,逛累了便来到西单买些酒肉回家,当是为自己一日的犒劳。肉不离酒,中国的“餐酒搭配”大概在当时已经在人们脑中形成了“黄金搭档”。
“酱味”是中国独有的饮食特点,酱酒与酱肉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了不少爱酒之人的餐桌必备。刘刚表示,天福号的酱肉之所以与其他的酱肉不同,一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讲求“药食同源”,酱肉的食材中不少有着传统中药成分,取之天然,不仅保留着口感,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二是因为历代名人的加持,慈禧就非常喜欢吃天福号的酱肉,“宫廷御宴”的标签让不少现代人也成为了追随者。
中国农业大学韩北忠教授,则以白酒的文化、酿造为切入点,为在场嘉宾阐释了中国白酒的“独特之美”。他表示,酒文化即是中国文化的青梅竹马。中国白酒与世界上其他六大蒸馏酒相比,有着“九之最”——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生产原料最广、工艺最繁、周期最长、成本最高、生产中参与的微生物最多、产品中的风味物质最丰富、对人的感官冲击力最强。
老字号协会常务副会长孙月婷表示,食品企业是中国老字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北京 233家老字号企业中就包含60余家食品企业,老字号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找到老字号企业与现代企业的结合点,进行创新实践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北京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张迁指出,作为有着极高地位的非遗技艺代表的天福号,应该与北京城市文化、中国历史发生更多的联结,不仅要保护好老一辈遗留下的传统精髓,更要在传承中发展创新。
刘刚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此次“酱肉配酱酒”既是传统老字号的大胆创新,又是中国独有文化的跨界融合,天福号将围绕餐酒搭配等进一步展开落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