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上海汽车产业链的历史沿革、现状特点与未来趋势,结合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上海汽车产业在生产组织模式、供应链协同及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经验。通过对上海汽车产业链及市场情况的全方位探讨,为其他区域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战略路径和模式创新参考。
同时,鉴于中国地域广阔且各地汽车产业各有特色,本系列研究不仅局限于上海一地,后续还将放眼全国,陆续展开对包括但不限于北京、深圳、广州、合肥、长春、武汉等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产业聚集区的研究,旨在构建一幅全面立体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全景图,以期为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升级与结构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一、整车与供应链现状
背景描述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产销情况展现出蓬勃活力与强劲韧性。2023年,中国车市在全球经济波动的大背景下依然实现了稳健增长,全年汽车产销量刷新历史纪录,成功突破3000万辆大关,充分彰显了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深厚底蕴和巨大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汽车产销格局中,上海作为核心区域,其表现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上海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优势,在全国汽车产业总值中占据显著地位。据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上海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9603.01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370.12亿元,增长21.1%。2023年上海生产汽车215.61万辆,同比增长4.8%;完成工业产值7722.88亿元,增长12.0%。其中,新能源车产量为128.68万辆,占据了上海市汽车产量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34.4%。围绕整车生产,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形成了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这六大产业集群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占全产业产值的80%左右。其中,长三角产业集群零部件产值约占37%的份额,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的区域。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汽车产业总产值的20%。
整车企业情况
从整车企业来看,上海目前拥有本地产能的主机厂主要包括上汽集团、特斯拉等。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包含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乘用车等。具体来看,上汽集团拥有上汽大众50%的股份,上汽通用则由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各持有50%的股份,而上汽乘用车则是上汽集团全资控股。
上汽大众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拥有3个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大众、斯柯达、奥迪等品牌的车型,该工厂2023年生产了45万余辆汽车,2023年生产产能为96万,产能利用率为47.86%;上汽通用在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镇设有两个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等品牌的车型,该工厂2023年生产37万余辆汽车,2023年生产产能为51.33万辆,产能利用率为73.08%,预测其2024年产能约为48万辆。上汽乘用车则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产业区设有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荣威、MG名爵、智己、飞凡等自主品牌的车型,该工厂2023年生产11万余辆汽车,2023年生产产能为30万辆,产能利用率为38.55%,预测其2024年产能约为30万辆。
以上预测数据来自盖世汽车盖亚系统,如需获取未来7年乘用车产销量预测数据,欢迎扫码订购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超级工厂,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产业区,该工厂于2019年1月开始建设,同年11月试点投产,主要生产Model 3车型,2020年4月,特斯拉宣布其上海工厂将新建部分厂房开始为生产Model Y车型作准备,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再度扩产并实现量产交付Model Y车型,当年工厂产量超过48万台,而在2022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产量为72.7万辆,占上海新能源汽车生产总量的70%,推动上海市汽车产业工业产值增长1.3个百分点,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地后的三年时间里,上海浦东新区临港产业区规上工业产值翻了两番,与此同时,特斯拉持续深化在上海布局,2023年4月,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规划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2023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向全球交付了94万余辆车。
根据盖世汽车供应链平台数据来看,上海地区汽车产业链企业约10694家,其中占比最高的为电子电器类企业,共2293家,占比21.44%,其后占比最高的四类企业依次为通用工艺类企业共1796家,占比16.79%;原材料类企业共1547家,占比14.46%智能制造类企业共1458家,占比13.63%;电动化相关企业1214家,占比11.35%。
可见,原材料与通用工艺等汽车quot;通用件quot;依然占据榜首,不论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对这类供应商的需求持续稳定存在。随着汽车行业加速迈向“新四化”的过程中,电动化、智能化相关企业数量在上海市已分别位居汽车产业相关企业数量TOP4、TOP5,与新能源汽车强相关的汽车芯片与智能网联企业数量也分别达到了708家、509家。
上海地区的部分Tier1企业也持续保持着细分领域的领先,例如,禾赛科技2023年激光雷达终端搭载量204780颗,占据37.3%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一。保隆科技2023年空气悬架终端搭载量116530套,占据20.7%的空气悬架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3,延锋伟世通2023年仪表屏集成终端搭载量131.86w,占据仪表屏集成7.1%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五。
在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中生产的智己LS6、智己L7、飞凡F7、飞凡R7四款车型中有大量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上海,包含上汽集团旗下华域电动、延锋伟世通(中控屏集成)、创时智驾(智驾域控)、联创电子(前置摄像头)等。非上汽集团也有纳铁福(减速器)、同星智能(汽车总线工具链)、联合电子(减速器)等。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所生产的Model 3与Model Y同样也包含大量上海本地供应商,其中有移远通信、四维图新(车载导航地图)、联创电子(车载镜头)、同星智能(汽车总线工具链)、泰科电子(高低压连接器)等。
区域政策
从上海市汽车产业政策环境方面来看,自“十二五”规划起,上海市围绕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两大方向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汽车产业发展。2021年2月推出《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计划发展目标: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2022年9月推出《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
2023年9月,上海市发改委和财政局发文延长《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的有效时间至2023年结束。2014-2023年,上海市共累计出台汽车产业相关政策1499条,总体来看政策数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3年截至9月中旬,已累计出台58条相关政策。
二、市场现状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整理来看,上海地区2023年乘用车终端销量为702291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60489辆,占比为51.7%。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库,2023年中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渗透率接近35%,上海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渗透率已经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2023年上海汽车销量第一名的派系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销量为300215台,占比42.7%。趋近一半。其次为欧系车,销量为181807辆,占比25.9%,之后为美系车,销量为153750辆,占比21.9%,最后为日韩车,销量为66519辆,占比9.5%。
自主品牌中,销量前三为元PLUS、海豚和宋PLUS,销量分别为24683辆、14873辆、12060辆,欧系车中,销量前三为宝马3系、宝马X3和大众ID.3,销量分别为12395辆、10361辆、9639辆,美系车中,销量前三为Model Y、Model 3和GL8,销量分别为54972辆、18261辆、9168辆,日韩车系中,卖得最好的卡罗拉销量也仅为5873辆,其次为凯美瑞和雅阁,销量分别为5655辆、4264辆。
归其原因,主要与各系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进展有关。中国车企作为电气化和智能化最早的玩家,目前已经抓住了新能源转型的契机,大幅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在上海汽车市场的表现便是有力证明。美系车之中,也基本只有特斯拉卖得比较好,也是占据了新能源转型的先机。反观日系车和韩系车,电动化转型慢,此前部分在华合资车企也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三菱便是典型。
数据显示,比亚迪是上海地区销量最高的品牌,2023年比亚迪在上海共销售汽车82428辆,其次为特斯拉和大众,分别销售汽车73233辆、73076辆。
另外从车型来看,Model Y为上海地区选择最多的车型,2023年销量为54972辆,其次为元PLUS、Model 3、海豚和宝马3系。可以看出,在车型偏好方面,销量前五车型中的特斯拉Model Y、元PLUS、Model 3和海豚均为新能源车型。
究其原因,上海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推广示范城市,对新能源车基于了诸多政策支持如免购置税、免费或优先获得新能源车牌等,结合上海地区庞大的充电网络基础设施对当地的新能源汽车购置决策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从具体车型来看,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消费者对新科技接受度高,对特斯拉品牌的认知度和喜爱程度也较高。特斯拉Model Y与Model 3以其出色的性能、独特的品牌魅力,以及通过降价策略后更具吸引力的价格等,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当然,作为本地制造的产品,特斯拉对于上海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和亲近感。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方面的突破,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口碑。比亚迪元PLUS和海豚以亲民的价格、可靠的品质和丰富的产品线,以及比亚迪自身在电池等技术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家庭用户和年轻消费者。
宝马3系作为传统豪华品牌的代表,符合上海都市精英人群的购车需求,其优秀的操控性能、卓越的驾驶体验、不断升级换代后的产品力以及给力的优惠政策,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豪华品质与驾驶乐趣的追求。
在动力类型方面,上海地区1-12月纯电车的选购达到47.5%,燃油车选购比例为39.9%,总销量为280064台,其中宝马3系销量为7712辆,位居燃油车销量榜第一,其次为帕萨特,销量为7213辆,宝马X3排名第三,销量为6710辆。另外,混动车选购比例为8.8%,总销量为61738辆,销量排在前三的车型分别为GL8、奔驰C级和昂科威,插电车型选购比例为3.8%,总销量为26770辆,其中理想L7销量为2385辆,占据销量榜第一,其次为比理想L9和理想L8。
从车辆类型来看,SUV是上海地区购买最多的汽车类型,销量为356982辆,占比50.8%,其次是轿车,销量为306873辆,占比43.7%。
另外,中型车是上海地区购买最多的车型级别,销量为277957辆,占比39.6%,其次是紧凑型和中大型车,销量分别为257889辆和121520辆,分别占比36.7%和17.3%。
数据显示,10-20万是上海地区购买最多的价格区间,销量为317715辆,占比42.5%,接近一半份额。其次为20-30万元区间和30-40万元区间,分别销售汽车205199辆和77710辆,占比29.2%和11.1%。
综合来看,上海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
2023年上海车企表现出色,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旧强劲,销量持续攀升。以上海本土领军企业上汽集团为例,据盖世汽车整理数据显示,上汽2023年销量目标为600万辆,实际完成销售502.09万辆,目标完成率为83.68%。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2.3万辆,同比增长,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次于比亚迪的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上汽集团的销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全年海外市场销量达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连续8年蝉联国内行业第一。
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产值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同时产业链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政策层面也不断推出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促进上海市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2023年上海汽车产业实现了传统汽车稳定生产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并举,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