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原创报道:
重庆未来社区生活圈新增街道中心52个,社区家园392个。
街道和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但长期以来,街道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存在布局分散,配套设施不全,使用不方便等突出问题
最近几天,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城市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导则》号文,明确了街道中心,社区之家的分类,服务范围,选址布局,规划设计标准,建设管理等内容。
为从源头上弥补民生短板,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制定了《重庆市中心城区推进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实施的规划要求》。
街道和社区家园应该如何规划建设,市民会享受到哪些便利日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此进行了解读
社区生活圈
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
公共服务不出街道,基本生活服务不出社区。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中心和社区之家是以城市街道和社区为服务区域,统筹安排街道和社区一级管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益性服务设施,以及便民商业,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交通设施等社区服务设施的小微中心。
003010提出,基于社区生活圈理念,规划街道中心,社区之家的服务范围应与街道,社区治理范围相协调,与设施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相匹配,并结合行政管辖边界,自然地形,规划道路,从属演变,居民日常生活习惯等进行统筹考虑。
比如街道中心规划服务人数约10万人,适宜服务半径约1000米,步行时间约20分钟但规划的社区之家服务人数约1.2万人,适宜服务半径约350米,步行时间约10分钟
133601规划布局。
中心城区将新建社区住宅392套。
003010明确了街道中心和社区之家的规划布局应位于人流或服务人口中心附近,并结合现状,街道等社区级服务设施相对集中,方便居民就近使用。
原则上每条街道建一个街道中心,每个社区建一个社区家园规划有组团中心的街道,街道中心应与组团中心相结合进行布局,在规划有街道中心的社区时,其社区之家应与街道中心相结合,避免功能重复
同时,鼓励街道中心,社区之家紧邻交通,教育,游憩,商业等设施设置,统筹考虑公共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强化各类设施的步行关联性和便利性,满足居民工作,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医疗,运动,休闲等需求。
根据上述原则,目前我市已在中心城区新选定52个街道中心,有392个新选定的社区之家。
生活更方便。
配置7项便利设施。
街道中心和社区之家的规划标准是什么。
上述负责人介绍,各街道中心集中设施包括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街道文化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7个设施,面积不少于1.5公顷,建筑面积不少于1.5万平方米,室外健身广场不少于4500平方米。
其中还说明了适合各种功能的建筑面积,如全民健身中心不低于2000平方米。
每个社区之家的集中设施包括社区便利服务中心
此外,鼓励在街道中心和社区之家增加特殊功能和服务,如青少年培训,育儿教育,儿童保育,4: 30课程,图书阅读,博物馆展览,体育和户外娱乐做无障碍设计,合理组织交通,停车等需求,设计方便人性化
更多消息。
建成区的布局是这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现有的城市街道和社区,可以结合街道级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分布和服务能力,逐步优化调整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
如建成区应以现有街道或社区为单位,对危房,棚户区,低效工业用地,老旧小区,老工业功能区,传统商业区,特定历史文化区等重点区域和对象进行城市更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社区规划或更新规划,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项目配套,整合共享等方式,引导街道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局。
同时,挖掘老城区现有土地资源潜力,优先利用现有土地建设一站式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特别是条件较好的老工业厂房在资源稀缺地区,鼓励通过空间共享,分时段开放等方式弥补各类设施需求,探索多方式开发建设街道中心,社区家园的规划模式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