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至今科技界最耀眼的明星产品,莫过于OpenAI于年初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Sora引发全球各界热议,不仅是因为它是一个高质量的视频生成模型,更是因为OpenAI给了它一个另类的定义——“世界模拟器”。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打造世界的模型,将让更多人受益于AI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在数字世界“克隆”物理世界的镜像模型,这一理念并非Sora首创,而是肇始于数字孪生,而在实践中,数字孪生已经开启了其“优化现实”的步伐。
不同的技术路径,相似的技术价值
早在上世纪70年代,NASA就提出数字孪生的雏形,并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健康维护和保障。经过数十年的技术沉淀和数据积累,数字孪生的价值日益凸显,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其发展和应用。
关于“对世界建模”,以目前业界的推测,Sora是基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理解和模拟物理世界,可能是通过视频数据驱动的生成式网络模型实现,数字孪生则是通过在数字空间用3D建模技术构建物理世界孪生体,实现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双向映射、实时连接和动态交互,并对物理世界的性能进行模拟和优化,二者在技术路径上存在差异。此外,Sora目前没有接入实时数据,仅是对历史视频集进行训练,而数字孪生则多以“实时”为典型特征。
然而,通过对“虚拟世界”的模拟和预测,从而大幅降低现实世界的试错成本,并根据对未来更精准的预测结果来优化甚至控制现实世界,在这方面Sora和数字孪生却很相似;当然,二者也都是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也都有望深挖数据资产的巨大价值。
此外,二者融合也将迸发出奇妙的化学反应:Sora具备强大的视频生成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大幅提升数字孪生的建模效率和精度,可模拟更加复杂的现实世界场景,从而提高数字孪生可视化的水平。此外,Sora也有望降低数字孪生技术门槛和开发成本,提升用户交互体验等。反过来,数字孪生模型可以提供大量高质量、结构化的数据,助力Sora大模型的训练,也可以提供实时或近实时的反馈,助力Sora产出内容的不断改进,还可以提供特定的场景或应用,无风险、高逼真的验证环境等等。
产业实践,数字孪生走得更深
Sora主要应用在C端场景,更为大众熟知和关注;相比之下,数字孪生则是在B端沉淀数十年之久,且已逐渐步入产业深水区,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制造、建筑、城市、文旅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互联网科技企业也纷纷布局数字孪生。以腾讯为例,将数字孪生作为其面向产业互联网和“全真互联”战略的核心技术之一,已进行了深入布局。基于游戏科技、云计算/云渲染、AI、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腾讯在具体的产业实践场景下,将各项技术能力组合封装成数字孪生底座及可视化、云仿真和空间计算等产品,已联合生态伙伴携手打造出多个成功案例。
例如,在交通领域,腾讯已经与上海浦东机场、广州地铁、蜀道集团等广泛合作,实现了数字孪生在智慧机场、轨交、高速等领域的成功落地;在工业制造领域,腾讯携手瑞泰马钢,打造出“透明工厂”;在文旅领域,腾讯助力四川三星堆打造“智慧博物馆”,成为文博数字化转型的样板;在海洋研究领域,腾讯联合南方海洋实验室等发布了全球首个海洋数字孪生引擎DTO Engine;在文体领域,腾讯帮助深圳马拉松连续两年打造了城市级数字孪生指挥平台,让马拉松赛事实现了全程可视、智慧运营。
基于Sora与数字孪生的联系,业界已有专家指出:未来两者可能会整合,也可能形成一个新技术合集或新突破,为产业界带来更多可能。当然,无论是Sora,还是数字孪生,对现实世界1:1地建模或者说数字化呈现,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让“数字世界更真实”、“真实世界更美好”,才是人类对数字技术更深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