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
  • 广告服务

京财时报

滚动新闻:
·优化提升涉企监管方式效能 ·证监会批复:同意 ·能产能运还能储看塔里木油田“气”场全开积蓄“温暖力量” ·重庆将聚力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Gartner:目前仅8%的中国企业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部署在生产环境中 ·美团企业版总经理康凯:供应链整合、场景管控、服务履约一体化让企业消费更简 ·新年新品新动能中国外贸含“新”量超高 ·共筑“温暖家”,解锁友爱街区“善治码” ·近千亿光伏巨头,史上最大亏损 ·“创新驱动非凡未来”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推出5色数字印刷系统RevoriaP ·春节广州边检总站口岸出入境客流预计逾41万人次 ·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进展:已实现债务重组1922.73亿元 ·罗氏诊断中国荣获2025《商业周刊》彭博绿金中国ESG50榜单“领军企业 ·共筑全龄友好城市未来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圆满举 ·在“九门四阁”间感受筑城文化魅力——2025年贵阳城市文化打卡活动首日见 ·革新私护新时代!幻颜之约KY23防御蛋白抑菌凝胶,你的私密健康小秘密 ·告别卫生巾偷工减料,幻颜之约KY23防御蛋白让你重拾私密健康自信! ·KY23防御蛋白抑菌凝胶震撼上市!深度剖析其优势特点,引领性福新风尚 ·2024「转转之最」榜单:单用户以旧换“新”创纪录,全年累计换购29部手 ·“车找桩”到“桩找车”,春运期间公路沿线充电不发愁 

优化提升涉企监管方式效能

京财时报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1-20 09:08:13   阅读量:5132   

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已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从各地实践来看,坚持“无事不扰”的理念,才能提升涉企监管效能。

在涉企检查中,监管部门和企业往往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监管部门需履职尽责,保障市场健康稳定;另一方面,现有的检查方式让企业不堪其扰。哪怕每个监管部门每月只登门检查一次,企业也时刻处于迎检状态。

“无事不扰”强调依法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这就要求除法定依据外,任何将入企检查作为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行政行为前置条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一规定有助于建立起合理的政企关系,让企业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实现“无事不扰”,以机制和技术手段推动精准检查至关重要。例如北京推行的“扫码检查”,执法人员必须扫码后才能开展检查工作。全市众多有执法权的部门都受规定约束,并规定了企业综合受检频次上限。一旦超出这个频率,检查人员扫码时就会出现红色预警。这一做法不仅便于企业核实检查的合法性,而且建立起了避免扎堆检查、重复检查的预警系统。

“无事不扰”并非让监管部门做“甩手掌柜”。多地采用的线上抽查、视频回访、信息共享等非现场监管机制,既兼顾了企业的正常运营需求,又确保了市场环境在有效的监管之下。

“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是明确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减少入企检查频次等要求。落实中央精神,“无事不扰”应成为涉企检查的常态。要通过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让企业更加专注于创新与发展,为经济社会繁荣持续贡献力量。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证监会批复:同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财经| 房产| 娱乐| 旅游| 时尚| 生活| 科技| 健康| 汽车| 教育|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10- 网站地图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