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
  • 广告服务

京财时报

滚动新闻:
·50家消费电子上市公司预告2024年业绩五成公司预喜 ·全线上攻!两只晶圆代工龙头A+H股齐飙涨!机构紧盯这些股 ·2024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生成式人工智能零售业全景探索白皮书》领航 ·收费新规实施后首批IPO项目亮相 ·新修订的《南宁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4月1日起执行无房缴存职工可按实际 ·桂林上线基于昇腾平台DeepSeekR1大模型实现软硬件国产化 ·全区下达资金29.12亿元支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涉及农林水利、城市建设等 ·近视防控需求激增,创新眼镜行业如何在儿童市场中脱颖而出 ·丹江口水库上岸渔民:借直播东风,转型升级铺就生态致富路 ·无人机“秒出警”助力高速事故快处,保障春运道路畅通无阻 ·长征八号甲首飞成功,拉开中国航天与航空高密度发展序幕 ·锦江乐园华丽升级,“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科技融合引期待 ·Commvault亚洲区副总裁MichelBorst: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意 ·中国人过中国节!开学第一课,这些小学生变身“文创小设计师” ·赤峰黄金跌3.21%华源证券在其近3个月高点喊买入 ·今年前11个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货值同比增长超过一 ·普陀区校园共享头盔全覆盖,安全教育从“头”开始 ·微短剧行业实施分类分层审核一年,精品化趋势显现 ·“NBA版春晚”落幕新赛制引发网友热议 我国现存1.3万家篮球企业 ·低空经济成为地方两会高频词,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50家消费电子上市公司预告2024年业绩五成公司预喜

京财时报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2-23 08:28:09   阅读量:6065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21日,共有50家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除1家公司业绩不确定外,25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达五成。

业内普遍认为,进入2025年,受AI技术、政策催化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产业将加速回暖。

去年复苏向好态势明朗

按净利润增幅下限看,共有11家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其中,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春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秋电子”)、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惠威电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达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增幅暂居前五,分别为716.78%、554.29%、300.66%、263.34%和218.94%。

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复苏向好,是上述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的主要原因。长盈精密主营智能终端手机零组件及新能源汽车零组件等的生产、研发及销售。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16.78%至856.79%。长盈精密表示,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类电子及新能源市场持续复苏向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变革,消费电子领域酝酿着新的机遇。春秋电子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5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长554.29%至629.06%。公司称,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复苏趋势逐渐明朗,AIPC发展迅速,下游笔记本电脑品牌商纷纷推出多品类的AIPC,受益于行业复苏,公司业绩逐步提升。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应用订单落地,形成增量收入,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此外,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有所复苏,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MR、智能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进展较为顺利,综合毛利率提升。

尽管消费电子产业正逐步复苏,但从当前预披露的业绩情况看,行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仍有不少相关消费电子企业预计2024年业绩预减或亏损。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是部分企业盈利艰难的主因。

例如,一家预计2024年亏损扩大的消费电子类企业在公告中披露,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呈现出反弹趋势,但由于行业竞争依旧激烈等原因,导致消费类终端产品毛利率下滑。

今年有望加速回暖

业内认为,随着AI技术赋能、政策催化等因素的影响,2025年消费电子行业有望持续回暖。

从政策端来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2月19日联合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到,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加强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食品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从技术端来看,国开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展望2025年,AI赋能下有望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刺激PC和手机的换机需求。AI眼镜等新型终端亦将迎来机遇,产业链有望实现量价齐增。

业内认为,消费电子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融合正加速推进,随着AI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加码,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市场有望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消费电子未来将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扮演重要角色。人形机器人属于新兴产业,历史包袱少,更有利于消费电子等新供应商切入。

“2025年对整个产业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年份。”北京群智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琴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2024年已经出现了换机周期来临的一些信号,而且,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消费电子各品类的销量有望继续实现增长。”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展望2025年,消费电子行业预计将呈现出以下趋势。智能化将深入普及,AI不仅局限于高端产品,还广泛渗透至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跨界融合趋势明显,如汽车与消费电子的结合,将催生出更多新型产品形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财经| 房产| 娱乐| 旅游| 时尚| 生活| 科技| 健康| 汽车| 教育|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10- 网站地图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