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
  • 广告服务

京财时报

滚动新闻:
·上调股市评级!外资“看好中国”的信心从何而来? ·增重的虾仁,4.5%的水产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贴身用品残次料流向何方,6.2%的卫生消毒用品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贴身用品残次料流向何方,14.69%的卫生巾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手机抽奖新套路,11.57%的移动支付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 ·偷信息的获客“黑洞”,1.36%的信息安全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 ·偷信息的获客“黑洞”,2.22%的软件开发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 ·谁在操纵骚扰电话,16.22%的电信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疯狂的“瘦身”线缆,10.66%的电线电缆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增重的虾仁,5.54%的食品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谁在操纵骚扰电话,1.54%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 ·不灭菌的一次性内裤,19.54%的内衣裤裤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手机抽奖套路深,7.78%的停车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 ·电子签里的隐身放贷人,24.99%的贷款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 ·天眼查315数据:不灭菌的一次性内裤,4.69%的一次性纺织品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 ·电子签里的隐身放贷人,6.78%的人脸识别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泡药的虾仁,13.8%的冷冻食品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疯狂的“瘦身”线缆,11.61%的五金建材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10万亿级,深海科技突然爆发!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002227”开 ·家电维修的收费玄机,12.39%的家电维修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 

上调股市评级!外资“看好中国”的信心从何而来?

京财时报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3-18 18:09:06   阅读量:8456   

资本流动是经济活力的“体温计”,更是经济信心的“风向标”。多家外资机构近期纷纷发布报告,看好中国资产。

美国高盛集团最新报告认为,今年中国股票市场迎来历史上最好开局。随着近期中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和科技方面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机构开始考虑增持中国股票。

花旗分析师在报告中将中国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为“增持”,汇丰银行也将中国股票的投资评级从“中性”上调到“偏高”。

外资机构为何纷纷“看好中国”“做多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看好中国科技

“现在是增持最佳时机”

今年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半导体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和应用跑出加速度,带动相关产品需求激增。不少外资机构开始对中国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特别是科技股的估值。

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表示,DeepSeek带动科技股价值重估,也带动了中国资产重估的前景,中国科技股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

摩根大通分析认为,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将持续,未来10到15年平均年回报率可以达到7.8%。

福达国际、贝莱德基金等机构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中国有望产生更多令人期待的创新概念。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机构认为,现在是建议全球投资人增加对中国股票资产配置的最佳时机。

野村中国科技及电讯行业分析师段冰认为,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环境、庞大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对新技术和应用有着很高的接受程度,这些都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也是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关注度提升的主要原因。

看好中国潜力

外资机构加大力度调研

进入3月,韩国未来资产、安联投资、汇丰全球资产、摩根士丹利、施罗德投资、富达管理投资等外资机构,纷纷出现在上市公司调研名单中。

除了自身的投资需求,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加大对中国资产的关注,也是这些机构加大力度调研的原因。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最新数据显示,2月韩国投资者投资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增长近两倍,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远超同期韩国投资者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规模。

2月17日至28日期间,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十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6席。截至2月底,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已有44只,其中,涨幅最大的ETF基金近一个月收益率高达62.8%。

高盛的报告指出,全球投资管理公司近期越来越多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交易。随着中国资产性价比凸显,国际长线资金的流入将延续。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17日表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和科技发展提振市场信心,2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达127亿美元。

看好中国经济

“这是我们‘深耕中国’的信心”

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是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信心的基石。2024年,中国成功实现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成为外资机构和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最重要的原因。

最近陆续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加速向上生长——2月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值;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同样让外资企业看好“投资中国”新机遇。

许多外资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扩大开放有延续性和稳定性,这种预期对外资企业非常重要,也是企业“深耕中国”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财经| 房产| 娱乐| 旅游| 时尚| 生活| 科技| 健康| 汽车| 教育|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10- 网站地图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