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
  • 广告服务

京财时报

滚动新闻:
·补齐知识技能短板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解 ·进社区讲案例话对策xA0;反家暴反诈骗宣传“零距离” ·汤臣倍健2024年营收近70亿梁允超:2025以“攻”为“首” ·科普|了解心室辅助装置,守护心脏健康 ·分歧变大!行情持续“徘徊”,科技板块怎么走? ·苏州河首条赏樱专线启航,“天树樱花季”激活樱花经济新动能 ·豪能股份预计2025年度对外担保不超过30亿元 ·无锡迎来文旅车队滴滴推出赏樱季打车优惠 ·建行出手!提示风险 ·花香邂逅咖啡香,2025崇明花朝节开启春日里的双倍浪漫 ·咸宁:发挥智库作用,赋能绿色发展 ·普华永道报告:72%的中国内地CEO160;对未来三年的业务增长前景保持 ·书香门地集团董事长卜立新:以“航天品质”重构家居基因,以“美+无忧”重释 ·环龙控股02260发布2024年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4619 ·沪上十余家书店800多款文创美物集结!这个周末一起去打卡 ·张家口,何以成为“算力之都”?丨“算力新城”一线行系列报道 ·春耕全面展开,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企业今年新增超过5万家 ·三部门联手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天眼新知 —“睡眠经济” 浪潮:科技赋能与市场规范的协同发展之道 ·美的集团曝光能跳舞比心的人形机器人 我国1年成立19.3万家相关企业竞争激烈 

补齐知识技能短板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解

京财时报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3-24 06:02:40   阅读量:19830   

题:补齐知识技能短板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解读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部署实施“双千”计划的目标是什么?相关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如何推动计划部署更好落地?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

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双千”计划以促就业为目标,立足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帮助学生补齐知识和技能结构短板,助力毕业生在离校前迅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围绕这一目标,“双千”计划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具有一定特点。

据悉,“双千”计划面向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低空经济以及民生服务保障等人才急需领域,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主要面向本科、高职中高年级学生开设。

其中,“微专业”主要分为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交叉复合型三类。根据计划,高校要结合实际需要,优先开设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发挥“小学分、高聚焦、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等优势,支持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学习专业课程群3至10门课程,完成学习任务。

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则主要分为基本素质提升类、专业技能训练类、人工智能应用类、实习实践类。根据计划,高校要优先发动2025届毕业生参与并获得相应学习成果证明,帮助提升就业能力、尽早落实去向。

“高校是实施‘双千’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建立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探索学习成果证明等采集查询机制,广泛汇聚培训资源,开发系列课程。”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说。

当前,正值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攻坚期,诸多校园招聘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在有关专家学者看来,实施“双千”计划,可以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基础。

“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双千’计划注重发挥高校作用,通过具有一定特点的课程安排,为相关学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对于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部署实施“双千”计划,教育部还部署各地各高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推动高校加快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对人才需求、就业服务等提出的新要求,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工智能应用人才,更好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

“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分别开设专区,年内分批发布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一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中心。”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说。

此外,该负责人介绍,也将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自主开发培训资源,支持高校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协同,深化校企对接合作,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市场用人需求,组织学生参与培训和实习实践,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财经| 房产| 娱乐| 旅游| 时尚| 生活| 科技| 健康| 汽车| 教育|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10- 网站地图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