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
  • 广告服务

京财时报

滚动新闻:
·文旅新探|五色糯米饭:伴随广西“三月三”的岁月留香 ·李宁去年赚了30亿元,坚持不打“低价牌”,跑鞋卖出超1000万双 ·上海影城变身高达展厅,千位观众共赴大银幕跨时之战 ·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复赛在沪开启上海“制度+生态”助“新星” ·上海举办自闭症关注日宣传持续提升社区儿童心理行为干预康复能力 ·水电股业绩分化:甘肃能源利润增4成,闽东电力受困地产下降27.8% ·应对缅甸强震中国三大航发布相关航线客票特殊处理通知 ·大雨都挡不住!有人全家出动,湖北网友直呼封神 ·证监会集中“打包”修改、废止88件规章、规范性文件 ·中国铁建年报摘要: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4.87% ·句容市华阳街道:关爱暖夕阳服务零距离 ·天猫——守护女性新篇章 ·中国2月游戏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2.3% 我国现存超55万家游戏企业 ·首家“健康之家”入驻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芙蓉社区 ·赏花经济升温乡村游受捧,我国目前已存在64.6万余家乡村旅游相关企业 ·体重管理盛行健康风尚兴起,今年以来新增健身相关企业已达4.5万余家 ·国际金价涨幅显著再创新高,我国黄金相关企业超14.4万家 ·食品标识新规出台,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84.3万家食品相关企业 ·科技成果集中亮相中关村论坛年会产业发展前路开阔 ·交个朋友2024年营收12.50亿元,年GMV超150亿元 

文旅新探|五色糯米饭:伴随广西“三月三”的岁月留香

京财时报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3-30 17:35:05   阅读量:18770   

春日的广西,草木葱茏,百花争艳。临近“三月三”,五色糯米饭会出现在广西众多家庭的餐桌上,拜山祭祖、赶歌圩、节日欢庆中总能看到它的身影。广西地方志《武缘县图经》这样记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

锅盖一揭,只见米粒软糯清透,色泽鲜艳,扑鼻的糯香里还掺着丝丝药草清香。黑、红、黄、紫、白,圆木桶里装着的糯米饭像一个被精心切分的五色蛋糕,每一块都有着独一份的颜色,对应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这是我们的‘春日限定’美食,纯天然无添加。”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学生潘彦欣说。在她的童年记忆中,五色糯米饭是家中过节必备。潘彦欣说:“有的菜市场会将用作染色的植物放在显眼处售卖,家人把材料买回家,淘米、浸泡、染色、蒸煮,给全家人做上一大份五色糯米饭。”

孩子们在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东段小学品尝五色糯米饭等传统美食。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道看似寻常的家常美味,其制作技艺在广西传承已久。2010年,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色糯米饭的颜色来自天然植物。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红华介绍,除了糯米原来的白色之外,黑、红、紫、黄四色源自枫叶、红蓝草、紫番藤、密蒙花或栀子果等植物。各色植物原料分别捣碎泡成汁水,浸泡糯米染色,再隔布或笼来蒸熟。

“农历三月三恰好是染色植物生长最好的时节,我们在这个时间做五色糯米饭是代代相传的一种习俗,就像中秋吃月饼、春节吃年糕一样。”潘红华说。

潘红华的家乡南宁市武鸣区有着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壮族人口占86.6%,是壮民族集聚地和发源地之一。武鸣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糯稻。早在距今一万六千多年前,武鸣地区的先民就开始了稻作实践。

武鸣丰富的稻作文化孕育出了特色美食。“陆斡香米誉城乡,金凤天边寻来种,引水造田布洛陀,心中稻神人人颂……”在以香米产业闻名的武鸣陆斡镇忠党村,乡亲们用山歌唱响了壮族“稻神”传说的歌谣。

村民梁静贤端出五色糯米饭接待游客,她说道:“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这款美食,祈求来年能有更好的收成。”

在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一处建设工地,工作人员在分享美食。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来自吉林的游客朱琳琳第一次品尝五色糯米饭,入口前就被鲜艳的色彩吸引了,她依次尝了不同颜色,接着又将各色糯米饭拌匀。“怎样都好吃!我们要跟村民买材料回到东北自己做来吃。”她说。

随着“三月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融入文旅脉动的“三月三”招牌也在广西越打越响。作为待客“重头戏”的五色糯米饭,成为广西“三月三”文旅活动中的一大特色,向各地游客推介与分享。

广西“三月三”期间,当游人从木桶中舀起那团温热的糯米饭,看到的不仅是祖先的智慧结晶,更是一口传承的味道——就像枫叶年复一年染色新米,传统总能在每个春天找到重生的方式。

策划:孙闻、李欢

记者:黄凯莹、邹雨沁

视频:黄凯莹

海报制作:邹雨沁

新华社国内部、广西分社联合制作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财经| 房产| 娱乐| 旅游| 时尚| 生活| 科技| 健康| 汽车| 教育|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10- 网站地图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